创新工作方法 破解扶贫难题 ——宾阳县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8-03-23 09:04:15   来源:南宁日报    阅读:    参与评论:0A+A-

“古辣香米”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还在企业带动下,让当地群众受益。

 

邹圩镇上横村的三红蜜柚基地,让村民品尝到甜蜜味道。

 

露圩镇浪利村养殖黄鳝鱼,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谭唐 摄

 

邹圩镇万亩火龙果基地孕育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扶贫先扶智,宾阳县通过技能培训增强广大农民工自我发展能力。

 

 

宾阳县深入开展“春风行动”,进一步满足各类人员特别是贫困群众就业需求,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发出的庄严号召,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自全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宾阳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南宁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思路,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整体呈现出高位推进、启动迅速、全面深入、重点突破、成效明显的良好局面。

1 全力推进“一号工程”

经2015年精准识别,宾阳县共有贫困村48个,71分及71分以下贫困户11350户,贫困人口39290人,贫困发生率为3.74%。经过2017年动态调整后,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996户,贫困人口41678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宾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严格按照贫困村摘帽“十一有一低于”和贫困户脱贫“八有一超”的标准,大力实施“六个一批”,重点开展“七大行动”,从“精”字着眼,从“准”字发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纵深开展。

2016年以来,宾阳县多次组织召开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论坛,传达学习上级扶贫工作精神,及时研究出台《中共宾阳县委关于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宾阳县脱贫攻坚2016—2018工作计划》《宾阳县1+15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宾阳县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全面统筹部署脱贫攻坚工作。2015年以来,在县党代会和每年的党代会年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2017年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第一次年会,县委又把脱贫攻坚工作提升为全县的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决定将每月10日定为“精准扶贫工作日”,并从2016年开始,每年9月到年底,号召全县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切实增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宾阳县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总指挥部,充分发挥党委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强力推进工作深入开展。县委、县政府与各镇,各镇党委、政府与辖区行政村分别签订了《脱贫攻坚军令状》,把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压紧压实。在县领导的组织带动下,全县脱贫攻坚形成了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处级领导分片抓,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专责抓,各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共同推进的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党员和干部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头雁”。为此,宾阳县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同时强化督查问责,出台《宾阳县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将整治扶贫领域干部作风问题列为重要内容,切实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目前,宾阳全县上下已经凝聚了推动脱贫攻坚深入开展的力量,并坚定了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 吃饱穿暖两不愁

发展产业:鼓起钱袋子

发展产业,是实现村富民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举措。于2015年在宾阳县邹圩镇上横村栽种的700多亩三红蜜柚果苗,如今不仅结出硕果,而且成为该村脱贫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据了解,上横村在2015年以前并没有相关的支柱产业。2015年,该村村民代表到福建考察脱贫项目时,发现种植三红蜜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后,该村村民代表发起创建了三红蜜柚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社员覆盖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全体上横村农户。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邹圩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引导和扶持上横村的产业帮扶工作,提早把该村三红蜜柚销路问题纳入工作议程。2017年9月18日开始采摘后,销售全部实现订单价14元/公斤,全村收入达60万元以上。据合作社发起人之一的黄秀雄介绍,2018年基地将进入丰产,预计年产鲜果可达200多万斤,预产值1050万元,人均将增收2.1万元。  当上横村在品尝甜蜜的味道时,露圩镇浪利村也在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2017年,浪利村委通过出租土地、养殖土鸡,村集体年纯收入2.1万元。为进一步夯实集体经济基础,2017年底,浪利村委与广西徽淼养殖发展公司合作,打算在今年养殖黄鳝鱼。

今年3月13日,记者在养殖现场看到,该村已清理好鱼塘,安装好网箱,建好冰库。驻村第一书记余侗介绍,目前养殖规模160箱,每箱放养15斤鱼苗,计划3月底天气转暖后放入野生鱼苗。“喂黄鳝鱼的食物是打碎后的海鱼海虾,不放任何饲料。养殖过程中广西徽淼养殖发展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以52元/公斤的保底价收购,每箱利润在500元左右,每养一批纯收益预计在8万元左右,一年能养三批。” 

村支书覃献寿表示,黄鳝鱼项目目前由合作社先开始养殖,养殖成功后再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扩大规模。

浪利村在打造黄鳝鱼特色养殖项目的同时,还在谋划能够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项目。该村旱地较多,有种桑养蚕的传统,蚕茧的市场价格较高且稳定,村里决定流转土地300亩,建设桑蚕产业园,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共同发展。

转移就业:稳定有收入

近年来,宾阳县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扶贫主导产业,覆盖贫困户8000多户。在谋划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县以“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原则,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利益联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古辣香米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龙头企业宾阳县鸿发米业有限公司,与贫困村新兴村委达成帮扶协议:新兴村委以7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入股该公司,每年将种植的稻谷供应给鸿发米业,一年获得8%的分红。另外,若新兴村委供应的稻谷一年超过1000吨,鸿发米业另额外奖励15000元。这一模式为新兴村委带来稳定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发展了,农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而转移劳动力,则可为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收入。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宾阳县还加强了技能方面的培训,大力实施“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着力增强贫困户自主发展、自主脱贫能力,努力把“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在贫困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力促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贫困村驻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到贫困村对优质稻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林果栽培和蔬菜新品种引进栽培等进行指导,为贫困村农户解决农业生产难题。三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四是举办专场招聘会,转移就业。

扶贫必先扶志。宾阳县坚持将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不搞大包大揽、包办代替。通过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等传统美德和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经过多方努力,宾阳县大部分贫困群众由“不愿脱贫、怕脱贫”向“主动脱贫、争先脱贫”转变。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宾阳县48个贫困村共有外出务工人员4865人,2017年举办22场涉及29个贫困村的专业招聘会后,新增转移贫困劳动力1951人,贫困户劳动转移就业成为脱贫致富的“头号功臣”。

3 出台方案“三保障”

政策机制创新在扶贫工作中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针对“三保障”当中的相关突出问题,宾阳县创新工作方法,积极破解扶贫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在教育扶贫方面,宾阳县在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纳入资助范围并给予最高档次资助的基础上,于2017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对非寄宿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学生资助全覆盖和提高贫困户高中生资助标准,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和提高资助标准,惠及更多贫困家庭学生。在贫困户小学生资助方面,中央、自治区对非寄宿制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无专项生活费补助,2017年春季学期,南宁市下达给宾阳县的指标为800名学生,尚有2900多名非寄宿制建档立卡贫困小学生未能享受生活费补助。为此,宾阳县设立“宾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学生资助项目”,与南宁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特别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项目同标准、同实施,每生每年1000元,所需资金由县财政负担,每年约需300万元,惠及贫困学生3700多人。同时,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高中生资助标准至每生每学年4500元,超出上级资助标准(3500元)部分的资金由县财政补足,贫困户高中生享受到了更多实惠。2017年春季学期,涉及学生1279人,县财政每年投入约130万元。申请资助程序方面也进一步简化,凡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学生,免入户调查、班级推荐、学校评审等环节。

针对现有医疗政策无法保障极度贫困人群的门诊特殊慢性病、重大疾病医疗需求问题,宾阳县积极探索出台极贫户医疗财政兜底政策,即针对上述两种类型造成因病致贫、因病无法脱贫和因病返贫的极贫户,县财政在现行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宾阳县推行基本医疗保障极贫补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对这类人群的大病治疗进行兜底救助。据宾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医疗财政兜底政策已于2017年12月发放了第一批极贫补助金,共有1200名极贫户受益。今年,宾阳县正在核准确认符合政策的极贫户,为他们雪中送炭。

贫困户、贫困村要脱贫摘帽,解决住房保障是关键。2017年以来,宾阳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南宁市扶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作为解决贫困户住房保障安全的工作重点,将“有住房保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贫困户虽纳入危改对象,但因缺乏启动资金,又无其他救济渠道,只能放弃指标。为此,宾阳县把危房改造项目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宾阳县脱贫攻坚贫困户农危房改造周转贷款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对农村危房改造的贫困户在建房过程中周转资金困难或无启动资金,部分贫困户期盼危改却无法危改的问题,将采取给予信贷及财政资金贴息的方式,解决贫困户危改的燃眉之急。同时简化办理流程,贷款户贷款时持有效身份证件,向承贷金融机构自愿提出申请,承贷金融机构与贷款户面签贷款协议并发放贷款,发放贷款金额原则上与财政补助金额一致。农村危改周转贷款在期限内产生的利息由县财政全额贴息。

盖的是房,暖的是心。宾阳县瞄准最贫困的村、最困难的群众、住房最危险的农户,全力为贫困户解决住房安全问题。自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全县共完成危房改造2057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中共宾阳县委宣传部提供 本版统筹:谭唐

(作者:记者谭唐 通讯员蒙鸿翔)
 
 
 
分享到: